“中建新材”特種混凝土技術論壇暨第九屆混凝土工程技術專家科技論壇成功召開
4月15日上午,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拌混凝土分會主辦,中建西部建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冠名的“中建新材”特種混凝土技術論壇暨第九屆混凝土工程技術專家科技論壇在重慶市成功舉辦。
論壇現場
論壇邀請到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教授級高工吳浩、重慶大學材料學院教授王智、中建西部建設建材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楊文、中建西部建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畢耀、北京市高強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楊榮俊、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技術專家劉可心等6位行業知名專家、教授出席并做主題報告。本次論壇由王智主持。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外加劑應用技術分會副理事長、中建西部建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赤為論壇致歡迎辭。他首先對大家長期以來對混凝土與混凝土外加劑行業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同時對本次論壇的順利召開表示熱烈祝賀。陳赤談到,受國內外環境變化的影響,我國房地產行業發展出現的波動對混凝土行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同時,伴隨著我國經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推進混凝土行業綠色發展勢在必行。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教授級高工吳浩帶來了《低中水平放射性核廢物處置用混凝土高整體容器關鍵技術》的報告。他講到,國家已經明確提出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綜合的目標,要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是安全高效開發核能。截至2021年,核電在我國電力結構中的占比4.8%,預計到2035年要達到10%、2060年達到20%,屆時,將會產生大量核廢物。如何安全、高效地處置核廢物對消除社會影響、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意義。
中建西部建設建材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長楊文作《超高層、超遠距離泵送混凝土關鍵技術》報告,分別從背景介紹、關鍵技術、工程應用、發展方向四個方面進行了分享。他介紹,混凝土泵送過程由于泵送距離長、混凝土在泵管內時間久、泵送壓力大、脈沖次數多、泵送過程中混凝土的升溫高等因素疊加耦合,對混凝土勻質性和勻質性的保持能力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通過建立超高、超遠泵送混凝土可泵性能綜合評價方法,開發線下綜合評價方法和設備,泵前對混凝土勻質性和穩定性進行評價,實時對混凝土勻質性和保持性進行調控,進一步確?;炷敛欢鹿?。
北京市高強混凝土有限責任公司研發中心主任楊榮俊帶來了題為《預拌硫鋁酸鹽水泥快硬混凝土配制技術及其工程應用》報告,他從預拌硫鋁酸鹽水泥快硬混凝土技術成果開發背景、成果積累及演變、成果質量控制關鍵點和施工注意事項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他表示,預拌硫鋁酸鹽水泥快硬混凝土的關鍵材料是水泥,所用緩凝劑和早強劑在選擇上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影響其凝結時間的因素主要有環境溫度、緩凝劑摻量和早強劑摻量,在滿足工程要求的情況下,宜盡量選擇較低的早強劑用量,對于混凝土的后期強度發展有利。
中建西部建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畢耀從高強混凝土的特點與需求、聚羧酸減水劑的調控作用、聚羧酸減水劑在(超)高強混凝土的工程應用等3個方面介紹了《聚羧酸減水劑在高強與超高強混凝土中的應用》。他介紹,(超)高強混凝土具有膠材用量高、水膠比低等特點,且多用于強約束、密集布筋、多腔復雜、大體積、異型曲面等結構,在施工中通常采用泵送施工,粘度太小或太大都會導致泵送壓力增大,泵送效率降低甚至堵管。針對高強混凝土這些特征,中建西部建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積極開發了結構多樣化、改善潛力大的聚羧酸減水劑,是由多種不飽和功能單體通過“搭積木”形式組合起來的一種水溶性共聚物,在應用到高強混凝土中,可降低混凝土毛細管中液相表面張力,在相同水分損失條件下,水泥石收縮的宏觀應力減小,收縮降低,提高體積穩定性;在泵送時可形成潤滑層,提高可泵性。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技術專家劉可心提出了《基于數據驅動的混凝土產業綠色化思考》。他介紹,我國混凝土年使用量超70億噸,混凝土行業碳排放量約占總碳排放量的15%,推進混凝土產業向綠色化發展刻不容緩。此外,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需求,以數字化手段實現混凝土產業向綠色化轉型升級,是整個建筑行業實現綠色生產、清潔生產和循環發展的必由之路。
重慶大學材料學院教授王智從粉煤灰資源化與混凝土低碳化和燃煤灰渣性質新變化及其影響兩個方面介紹了《粉煤灰渣的變化對其在混凝土應用的影響》。他對飛灰和粉煤灰的區別進行了詳細闡述,指出粉煤灰是一種特定的飛灰,燃煤電廠以及煤矸石、煤泥資源綜合利用電廠鍋爐煙氣經除塵器收集后獲得的一種非常細小的固態顆粒,能在空氣中流動,多在鍋爐煙道中,并能被特殊設備收集的粉狀物質,在日常的使用過程中要注意其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各位專家、教授對混凝土原材料、超遠距離泵送等領域的最新研究應用成果進行了分享,為新形勢下混凝土應用技術發展提供更多經驗借鑒,促進了行業共同進步。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預拌混凝土智能工廠評價要求》協會標準審查會召開2020-04-24
- CCPA預拌混凝土分會成立籌備會召開2009-03-28
- 關于召開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拌混凝土分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中國預拌混凝土技術交流大會的通知2009-05-11
-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預拌混凝土分會成立大會即將在京召開2009-06-04
- CCPA預拌混凝土分會工作細則2009-10-30
- CCPA預拌混凝土分會第一屆理事會工作規劃2009-10-30